姓  名  葛继平
职  称  教  授
学术名衔  工学博士、工学博士生导师;
          管理经济学硕士、管理学硕士生导师;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研究方向  材料加工:复合材料;
          管 理 学:教育经济及管理研究领域;
 
 
 
 
 
 
学习和工作经历
 
学习经历:
1980.09-1984.07   大连铁道学院 热处理专业 本科 工学学士
1984.09-1987.06   大连铁道学院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研究生 工学硕士
1996.11-1997.12   德国亚琛工业大学 金属学与金属物理研究所 访问学者
2002.11-2003.03   德国得累斯顿Leibniz 固体材料研究所 高级访问学者
2002.09-2005.01   大连交通大学 材料加工工程专业 博士生 工学博士
2007.03-2008.01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 管理经济学硕士研究生
2011.09-2011.12   美国密歇根大学 高级访问学者
  
工作经历:
1987.06-1993.05     大连铁道学院 金属学教研室 助教, 讲师
1993.05-1995.07     大连铁道学院 材料系 副主任,讲师, 副教授
1995.07-1998.06     大连铁道学院 教务处 副处长, 副教授
1998.06-2000.12     大连铁道学院 外事处 处长 副教授, 教授
2000.12-2001.09     大连铁道学院 院长助理 教授
2001.09-2005.05     大连交通大学 党委副书记 纪委书记 教授
2005.05-2010.04     大连交通大学 校长  教授,博士生导师 
                         2010.04-2011.06     大连交通大学 党委书记  校长 教授 博士生导师
                      2011.06-至今            大连交通大学 党委书记  教授 博士生导师 
                                                  
研究项目
 
(一)教育经济与管理领域
 
1. 主持:对日软件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战略研究.国家软科学重大项目.(2011GXS2D035).
2011.10-2012.12
 
1. 主持:推进信息化与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融合的研究与实践. 200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09BJY055).2009.1-2010.12
 
2. 主持:大连交通大学省级大学科技园建设研究. 2009大连市计划项目. 2009.12-2010.12.
 
3. 主持:行业院校划转地方后的发展思路与办学实践——基于辽宁的案例研究.中国高教学会、新世纪教学研究所2009年度重点规划课题.2009.11-2010.12
 
4. 主持:基于大学科技园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 2009年大连交通大学教学改革项目.2009.12-2011.11
 
5. 主持:辽宁省行业划转院校特色办学现状调查与建设策略研究. 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JG09ZD03).2009.12-2010.12
 
6. 主持:多校区办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JG09DA010).2009.12-2010.12
 
7. 主持:基于成本控制的唐车公司项目管理体系研究. 企业咨询项目. 2009.6-2010.6
 
8. 主持:基于两化融合的辽宁省产业结构优化与体制机制创新研究. 辽宁高等学校科研项目计划.(2009A130)
 
9. 主持:推进辽宁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研究. 2008年度省社科联重点课题. (2008lslzdiankt-20).2008.10-2009.4
 
10.主持:原中央部委所属高校划转辽宁省管理后发展策略研究. 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重大课题. 2008.9-2009.1
 
11.主持:产学研联合体运行机制的研究与实践. 辽宁省高等学校科研项目计划(实验室项目).(2008S033).2008.8-2010.12
 
12.主持:辽宁省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体系构建研究. 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毕业专项2008年度立项课题(重点课题).(ZX08008). 2008.5-2009.12
 
13.主持:地方本科院校长办学理念.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2008年重点专项规划课题.(2008-03-L045).2008.3-2008.9
 
14.主持:校、厂、所合作  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辽宁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2007.12-2008.11
 
15.主持:围绕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的研究与探索.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规划课题. (FIB060384).2006.12-2009.12
 
16.主持:大学教学科研组织改革的探索与实践.辽宁省“十一五”中期优秀教育科学研究成果.2006.2-2008.12
 
17.主持:现代大学制度研究.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规划子课题. (FIB040136).2004.12-2006.12
 
18.主持:新时期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研究与实践.辽宁省“十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2001.1-2005.10
 
 
(二)材料加工领域
 
1.牵头人:“863”计划课题,模压薄型燃料电池双极板制备技术,2006年-2008年;
 
2.牵头人:大连市技术创新与新产品计划项目,铝合金搅拌摩擦焊工艺研究,2006年-2008年;
 
3.主持: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新型高速铁路接触线制造技术及相关理论问题研究:2007年-2008年;
 
4.主持:辽宁省教育厅振兴服务计划,新型电力机车受电弓碳基复合材料滑板研制, 编号:2004A001, 2004-2006;
 
5.主持:大连交通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形变Cu基原位复合材料界面结构研究,2005.5-2006.12;
 
6.主持:大连市科技计划项目,高强度高导电形变Cu-Fe原位复合材料研制,2002.12-2004.12(项目编号:2002A1GX024);
 
7.主要参与, 大连市基金项目:高强韧性ZA合金开发,95年11月通过市级鉴定, 结论: 国际先进,96年获大连市政府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获大连铁道学院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8.主要参与, 大连市科技开发项目:高硬度高耐磨化学镀的研究,96年4月通过市级鉴定, 结论: 国内领先,96年获大连铁道学院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9.主持,大连市基金项目:新型抗磨铸铁研究,1998年12月结题;
 
10.主要参与,横向科技开发项目:铁路轴承等温淬火工艺的应用及车间设计,结题;
 
11.主持,横向科技服务项目:钻井泵缸套表面激光熔覆高硬度耐磨涂层研究,结题。
 
发表论文
 
(一)教育经济与管理领域
 
1. 高校特色化发展的影响因素与发展路径研究——兼谈大连交通大学特色化办学的回顾与展望.现代教育管理. 2010.1
 
2. 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不断提升学校的综合办学实力.2009中国产学研合作教育峰会.2009.10
 
3. 原中央部委属本科院校划转辽宁省管理后的发展策略研究.现代教育管理.2009.5
 
4. 多元化合作办学是大学发展的助推器——兼谈大连交通大学的多元化合作办学发展之路.第八届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及西伯利亚地区大学校长论坛论文集.2009.9
 
5. 转制高校办学理念的战略选择.辽宁教育研究. 2008.10
 
6. 产学研相结合.深化高校科技创新体制改革.辽宁教育研究. 2008.1
 
7. 产学研结合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2006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汇编. 2007
 
8. 明确责任,狠抓落实,打好评建创优攻坚战.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2006.增刊
 
9. 大学教学科研组织变革研究.辽宁教育研究. 2006.12
 
10. 产学研结合提升高校的服务社会能力.中俄大学校长论坛. 2006.9
 
11. 以促进师生发展为主题构建大学管理新框架.辽宁教育研究. 2006.4
 
(二)材料加工领域
 
1988年
1.钱鸿钧、葛继平、王学芝,影响Ni-P化学镀沉积速度因素的研究,大连铁道学院学报,4(1988)P72-75;
 
1989年
2.葛继平、却力克、戚正风,45及早5VS钢冷形变后回复与再结晶的研究,金属热处理,11(1989),P21-27;
 
3.却力克、葛继平、戚正风,室温形变对氮化的影响,金属热处理学报,2(1989),P21-30;
1990年
 
4.葛继平,45钢室温形变氮化的研究,热加工工艺,4(1990),P19-21;
 
5.葛继平、王学芝、钱鸿钧,温度对Ni-P合金镀层结合力影响的研究,热加工工艺,5(1990),P16-18,35;
 
6.葛继平,洗衣机减速器波轮轴的国产化,热加工工艺,6(1990),P54-55 1991年
 
7.葛继平等,划痕法测Ni-P合金镀层结合力的研究,热加工工艺,5(1991),P34-36;
 
8.葛继平、戚正风,45钢冷形变后预多边化处理的研究,大连铁道学院学报,2(1991),P51-56
 
9.葛继平,Ni-P化学镀工艺的研究,新技术新工艺,5(1991),P34-36;1992年
 
10.葛继平、赵秀娟、王学芝,压痕法测Ni-P合金镀层结合力的研究,理化检验-物理分册,6(1992),P28-30,63;
 
11.葛继平等,铸铁表面Ni-P化学复合镀,热加工工艺,6(1992),P36-38;
 
12.王学芝、葛继平,影响Ni-P合金镀层结合力因素的研究,大连铁道学院学报,3(1992),P56-60;
 
1993年
13.葛继平等,Ni-P-B4C化学复合镀层的组织与性能,表面工程,1(1993),P25-28;
 
14.葛继平,涂镀层结合力的划痕法测定概述,理化检验-物理分册,1(1993),P33-35;
 
15.王学芝、葛继平,高速钢Ni-P化学镀前活化工艺的研究,大连铁道学院学报,2(1993),P100-102;
 
16.车如心、葛继平,铸铁表面化学镀Ni-P预处理工艺的研究,电镀与环保,4(1993),P10-11;
 
1994年
17.葛继平,Ni-P-B4C化学复合镀工艺性能的研究,新技术新工艺,2(1994),P35-36;
 
18.葛继平,高硬度高耐磨Ni-P化学镀的研究,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1994.10, pp42-46
 
19.葛继平等,Ni-P-金刚石化学复合镀的研究,表面工程,1994.6, pp26-30
 
20.葛继平,硬铬层中网状裂纹的闭合及对耐蚀性的影响, 表面工程, 1994.9, PP18-21
 
21.葛继平,离子氮化对硬铬层组织性能的影响,表面技术,1994.12, pp260-264 1995年
 
22.W. Y. Zhang, J. P. Ge, H. Gong & X. M. Zhang, The variations of martensitic morphology and habit plane in high carbon steel,Journal de Physiqueiv, 1995.12, pp345-349(被《SCI》收录);
 
23.陈美玲、葛继平等,ZA合金的耐蚀性能,中国有色金属学报,1995.12, PP136-140;
 
24.葛继平、王学芝,镀硬铬与渗氮复合处理的研究,第六届全国热处理大会论文集,兵器工业出版社,1995.3, PP98-102;
 
25.葛继平,宋光顺,镀膜结合强度测试技术的研究进展,第三届中日材料表面技术研讨会论文集,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1995.10,PP120-124;
 
26.宋光顺、葛继平等,铁路车辆滚动轴承等温淬火技术发展概况, 机车车辆工艺, 1995.10,
pp1-6
 
27.王学芝、葛继平等,铸铁镀硬铬层的组织与性能,大连铁道学院学报,1995.3, pp87-90;
 
28.贡海、章为夷、葛继平,T8A钢混合马氏体的形成规律,大连铁道学院学报,1995.6,pp95-100;
 
29.陈美玲、葛继平等,微量元素对ZA合金铸造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大连铁道学院学报, 1995.9, pp85-89;
 
30.陈美玲、葛继平等,Ti对ZA合金铸态组织及时效特性的影响, 铸造技术, 1995.5, pp39-43;
1996年
 
31.葛继平等,35钢表面局部激光渗碳的研究, 表面工程, 1996.3, PP32-35;
 
32.葛继平等,Fe-2.88C白口铸铁激光熔凝处理的研究, 表面工程, 1996.6, PP24-28;
 
33.葛继平等,强冷T8钢激光熔凝处理的研究, 热加工工艺, 1996.7,pp5-7;
 
34.J.P.Ge, The effects of plasma nitriding on the 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electrodeposited chromium film,Plating and Surface Finishing,1996,Vol 83,Iss 5, pp146-148(被《SCI》收录)
 
35.陈美玲、葛继平等,热浸镀ZA33-3/碳钢双金属界面特性的研究, 特种铸铁及有色金属, 1996.2, pp9-12
 
36.车如心、葛继平等,激光熔凝对铝硅合金和锌基合金耐蚀性的影响, 腐蚀与防护, 1996.10, PP214-216;
 
1997年
37.葛继平等,热处理对CrO2低铬铸铁组织和性能的影响,金属热处理,1997.7, PP15-17;
 
38.刘书华,葛继平等,Fe-1.46C钢激光熔凝组织与性能的研究, 大连铁道学院学报,1997.6 PP74-78;
 
39.刘书华、葛继平等,Fe-C合金激光熔凝硬化研究, 大连铁道学院学报, 1997.12,pp61-64
 
40.车如心、葛继平,渗氮镀铬工艺的研究,新技术新工艺,1997,No2, pp44-46
 
1998年
41.葛继平, 形变Cu基原位复合材料热稳定性研究, 金属热处理学报,1998.12,pp159-163;
 
42.J-P Ge,R-X Che & X-Z Wang, 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electroless Ni-P-B4C composite coating , Plating and Surface Finishing, 1998.10, pp69-73(被《SCI》收录);
 
43.葛继平,Cu-Ag-Cr合金的线拉形变过程,中国有色金属学报,1998.9, pp159-163;
 
44.葛继平,形变Cu-Ag-Nb原位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中国有色金属学报,1998.9, pp164-167;
 
45.陈美玲、葛继平等,Cr17高铬白口铸铁的热处理工艺, 现代铸铁,1998. No.2, pp34-35(第二作者)
 
46.陈玉喜、葛继平等,Cr28高铬白口铸铁组织性能的研究, 中国铸造装备与技术, 1998.9, PP27-29
 
1999年
47.Ge Jiping, Modelling of the breakup of Cr filaments in wire-drawn Cu-based in situ composite, The Chinese Journal of Nonferrous Metals,1999.5, pp223-229(被《EI》收录) (被《SCI》收录)
 
48.葛继平,形变铜基原位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功能材料, 1999.4, PP129-132;
 
49.葛继平,形变铜基原位复合材料中Cr纤维热不稳定过程模拟,大连铁道学院学报,1999,Vol 20, No 4, pp77-82
 
2002年
50.冯屈原、葛继平等,热处理对高速钢红硬性的影响,大连铁道学院学报,2002,VOL。23,No。2,PP71-73
 
2003年
51.葛继平. 形变Cu-13.2vol.%Fe原位复合材料导线研究. 大连铁道学院学报. 2003, 24(3): 71-76.
 
52.葛继平. 高强度高电导率材料研究概述. 大连铁道学院学报. 2003, 20(4): 77-82.
 
53.葛继平,陈美玲,刘书华. 形变Cu-20vol.%Fe原位复合材料研究. 材料热处理学报. 2003, 24(4): 22-28.
 
2004年
54.李明生,姚再起,刘书华,葛继平. 时效处理对Cu-13Fe合金力学性能和导电性的影响. 热加工工艺. 2004, 2: 27-28.
 
55.葛继平.形变Cu-17.5wt.%原位复合材料热稳定性研究. 大连铁道学院学报. 2004, 22(2):57-63.
 
56.葛继平. 高强度高导电性形变Cu-Fe原位复合材料研究.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2004, 14(4): 568-573.
 
57.姚再起 葛继平 刘书华 李海山,李明生. Cu-11.5wt.% Fe合金导电性研究.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2004, 14(11): 1912-1917.
 
58.姚再起(研究生), 葛继平, 刘书华, 李明生. 新型接触线材料Cu-11.5%Fe的研究. 中国铁道科学. 2004, 25(6):99-102(A级).
 
59.Raabe, D.; Ge, J..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thermal stability of Cr filaments in a Cu–Cr–Ag in situ composite. Scripta Materialia, 2004, 51(9):915-921. (被《SCI》收录)
 
2005年
60.葛继平, 姚再起, 刘书华. 合金元素对形变Cu-Fe原位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材料热处理学报. 2005, 26(1): 14-19 (A级)
 
61.姚再起(研究生), 葛继平. 形变Cu-11.5%Fe原位复合材料的强度和导电性. 复合材料学报. 2005,22(3):121-125 (A级).
 
62.Jiping Ge, Hong Zhao, Zaiqi Yao. Strength of the Deformation-Processed Cu-Fe in situ Composites. Trans. Nonferrous Met. Soc. China. 2005 ,15(3):553-559 (A级). (被《SCI》收录)
 
63.Jiping Ge, Hong Zhao, Zaiqi Yao, Liu shuhua. Micro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Deformation-Processed Cu-Fe Composites. Trans. Nonferrous Met. Soc. China. 2005 ,15(5):  971-977(A级). (被《SCI》收录)
 
64.李海山(研究生),姚再起,刘书华,葛继平. 形变Cu-10%Cr-3%Ag原位复合材料研究. 大连铁道学院学报. 2005, 26(4):66-70.
 
65.闵泳,葛继平,赵红. 电力机车受电弓滑板的发展概况. 中国科技信息.2005.No.10:100.
 
2006年
66.Z. Yao(研究生), J. Ge, S. Shu, Effect of doping with Zr on the properties of the deformation-processed Cu-Fe in-situ composites, J Mater Sci, 41(2006)3824-3829 (被《SCI》收录)
 
2007年
67.杨翠,葛继平.纳米ZnO改性PTFE基复合材料性能的研究.分子催化,2007,21(8):MC 683-684
 
2008年
68.常学斌, 葛继平, 刘书华. 5083与6082异种铝合金搅拌摩擦焊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 理化检验(物理分册). 2008年06期
 
69.梁庆业,葛继平,刘书华,赵红,成分及制备工艺对碳基材料性能的影响,大连交通大学学报. 2008年第2期 P83-87
 
70.赵红,杨翠,葛继平.聚四氟乙烯复合材料的正交设计及分析.大连交通大学学报.已录用,2008年第3期
 
71.赵亚东,沈长斌,刘书华,葛继平,黄振晖. 6082铝合金搅拌摩擦焊焊缝的电化学腐蚀行为. 焊接学报,2008年10期.
 
72.赵亚东,沈长斌,刘书华,葛继平,黄振晖,董春林. 铝合金5083-6082搅拌摩擦焊焊缝的电化学腐蚀行为. 航空材料学报,2008年6期.
 
73.赵亚东,沈长斌,刘书华,葛继平,黄振晖,董春林. 5083铝合金搅拌摩擦焊焊缝的电化学腐蚀行为. 大连交通大学学报,2008,29(4):1-4.
 
获奖情况
 
(一)教育经济与管理领域
 
1. 主持: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不断提升学校的综合办学实力.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产学研合作教育分会.一等奖.2009.10
 
2. 主持:原中央部委属本科院校划转辽宁省管理后发展策略研究. 2009第二届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学会.二等奖. 2009.9
 
3.主持:产学研合作提升学校综合办学实力的研究与实践.辽宁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09.3
 
4. 主持:大学教学科研组织改革的探索与实践.辽宁省“十一五”中期优秀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2008.10
 
5. 主持:新时期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研究与实践.辽宁省“十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辽宁省“十五” 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06.3